环佩叮当

(ʃƪ ˘ ³˘)啾❣。・゚♡

刺客一观剧备考之历史篇

简直是太佩服了,而且是这种真材实料的考据党。

一直潜水:

这篇大概可以用来解答如下问题:


1、白灭国、绿BE是偶然吗?不爱江山国真的可以那么富吗?


2、兰台令到底指的是什么——一些官职方面的扯淡。


3、焸栎侯为什么叫焸栎侯?汪冏卿为什么叫汪冏卿?


4、等等等等等……其他的一些考据


5、本剧兵力合理性的讨论因为写的超长而且严重跑题,所以单独拎出来放在上一篇里了


前篇地址 玄学篇  兵力篇


最后一篇啦!!自认有点干货,翻书翻到吐。太广为人知的典故就不提了——比如扯赵括是怎么回事太无聊啦,这种就直接省略了。


没提的剧情,不一定就没有典故,可能只是我读书少,没看出来而已……


没亲手翻到原文资料的都没有列。


先来点扯淡的填空题。


——出身贫寒,曾发表过一番“人成就如何,取决于身处的环境”的言论,幸得君王赏识,从此成为了君王倚重的臣子。此人为了自己的仕途和国家大业,弄死了世家公子出身,同处一国的同门师兄弟——。


——是世家扶上位的傀儡皇帝,当时朝政被——等几大世家控制,世家甚至可以废立帝王,——不甘心自己的处境,屡屡主动出击,最后以帝王之身被世家杀害。


——长的很好看,是可以刷脸的那种类型,最擅长(著名)的计策是各种反间计,乱世中一开始投在——的门庭下,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跳槽到了——手下,采取各种阴谋手段帮助——取得胜利。一开始跳槽的时候,还因为人品相关的问题,被——手下的——等人质疑,认为不可信。


A砍了B的全家,派B到C身边当卧底,B在C即将出兵打A的国家的时候,成功刺杀了C,解除了A的危机。事成之后,B无视A的封赏和爵禄,自杀而死。


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历史的答案】


李斯出身贫寒,曾发表过一番“人成就如何,取决于身处的环境”的言论,幸得君王赏识,从此成为了君王倚重的臣子。此人为了自己的仕途和国家大业,弄死了世家公子出身,同处一国的同门师兄弟韩非。


曹髦是世家扶上位的傀儡皇帝,当时朝政被司马氏等几大世家控制,世家甚至可以废立帝王,曹髦不甘心自己的处境,屡屡主动出击,最后以帝王之身被世家害死。


陈平长的很好看,是可以刷脸的那种类型,最擅长(著名)的计策是各种反间计,乱世中一开始投在项羽的门庭下,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跳槽到了刘邦手下,采取各种阴谋手段帮助刘邦取得胜利。一开始跳槽的时候,还因为人品相关的问题,被刘邦手下的周勃等人质疑,认为不可信。


阖闾砍了要离的全家,派要离到庆忌身边当卧底,要离在庆忌即将出兵打阖闾的国家的时候,成功刺杀了庆忌,解除了阖闾的危机。事成之后,要离无视阖闾的封赏和爵禄,自杀而死。


【本剧的剧情】


仲堃仪出身贫寒,曾发表过一番“人成就如何,取决于身处的环境”的言论,幸得君王赏识,从此成为了君王倚重的臣子。此人为了自己的仕途和国家大业,弄死了世家公子出身,同处一国的同门师兄弟苏严。


孟章是世家扶上位的傀儡皇帝,当时朝政被苏氏等几大世家控制,世家甚至可以废立帝王,孟章不甘心自己的处境,屡屡主动出击,最后以帝王之身被世家杀害。


慕容离长的很好看,是可以刷脸的那种类型,最擅长(著名)的计策是各种反间计,乱世中一开始投在执明的门庭下,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跳槽到了毓埥手下,采取各种阴谋手段帮助毓埥取得胜利。一开始跳槽的时候,还因为人品相关的问题,被毓埥手下的长史等人质疑,认为不可信。


陵光砍了裘振的全家,派裘振到共主身边当卧底,共主在裘振即将出兵打陵光的国家的时候,成功刺杀了共主,解除了陵光的危机。事成之后,裘振无视陵光的封赏和爵禄,自杀而死。


 


以上仅供娱乐。


我不认同“XX的原型就是XX”的结论,编剧创作的时候肯定有所参考,每个人物身上都综合了很多历史人物的故事和特点,但是并不可能准确地对应起来。强行“XX是XX”就有点太牵强了。


下面开始考据。


首先说说这部剧为什么叫《刺客列传》(第一次听这名字我还以为是武侠片)。


这部戏除了第一集就狗带的裘振以外,其他九个主角都不是刺客,那么为啥叫刺客列传?这部戏明明是个架空,为什么拿史记里的章节名做标题?其实答案很简单。我觉得,编剧大概就是为了暗藏这句出自《史记·刺客列传》的非常著名的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一语精准概括全剧内容。


又有篇末太史公评曰:“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岂妄也哉。”


作为一个史宅,这部戏比较吸引我的是编剧信手拈来的一些思路性的东西,而非用了哪一段典故,埋了什么梗。不得不说,这两年的(古装)历史剧很是让人失望,能拿旁白流水账般照着史书讲一遍年表已经算良心了,更多的是把民国土财主家宅斗的剧本套上历史人物的名字,就敢称历史剧拿出来给观众看,可笑之至。


本剧虽然大体上仿照了战国时代诸侯争霸的格局,但是为了丰富四国的设定,将四国被灭的原因多样化(?),所以各国实际拿到的剧本,和战国时代的基本国情并不相符,而是巧妙地挪用了其他朝代的一些设定。


例如,不爱江山国的设定,坐守天险,国家富庶,人民较为安乐,非常像蜀国,但是这个蜀并非三国时代的蜀,而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蜀。《新五代史·前蜀世家》:“蜀都士庶,帘帷珠翠,夹道不绝。”“蜀人富而喜遨,当王氏晚年,俗竞为小帽,仅覆其顶,俯首即堕,谓之‘危脑帽’。衍以为不祥,禁之。而衍好戴大帽,每微服出游民间,民间以大帽识之,因令国中皆戴大帽。又好裹尖巾,其状如锥。而后宫皆戴金莲花冠,衣道士服,酒酣免冠,其髻髽然,更施硃粉,号‘醉妆’,国中之人皆效之。尝与太后、太妃游青城山,宫人衣服,皆画云霞,飘然望之若仙。衍自作《甘州曲》,述其仙状,上下山谷,衍常自歌,而使宫人皆和之。”其富贵安逸如此。弹幕里有些观众受三国故事的既定印象影响比较大,觉得天险环绕的偏僻之地似乎不可能多么富裕,觉得这个设定不合理,但实际并非如此。事实上,蜀地作为五代十国时期全国最富裕,局势相对最为稳定的区域之一,人民对娱乐活动的追捧远超中原地区,也有大量文人墨客迁居此地,因此该地也孕育了较为成熟的词体文学(即西蜀词),是宋词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另一个是南唐)。但是,上述条件也直接导致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腐化与不思进取,只以宴游为要事。这与剧中描写的不爱江山国的相关情节极其相似。事实上,无论前后蜀,自身没有出太大问题,但一旦中原大军压境,都灭得极其容易,如果按照历史经验来讲,不爱江山国可能也会走上这条道路。


白绿作为在第一部中戏份就彻底完结的两个国家,设定已经展现得相当完整。而且都是拿了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亡国剧本,狗带不奇怪,不狗带才奇怪。


白国虽然套上了一层春秋战国时期卜筮参政的壳子,看似围绕着君权和神权的斗争展开,但本质却是在一个简化版的明末剧本基础上,抽换了一点雍正朝的内容,为了解决选官制度不同,文官系统仍旧拥有较大话语权的合理性问题,则给白国的文官加上了借由卜算,控制民意的设定。明末主要祸根在于文官系统权力过度膨胀——简单而言,言官瞎逼逼不干事,想干事都被喷回去。国家财富八九成以上都掌握在文官系统和士绅阶层手中,同时国库亏空,流民遍地。也就是本剧中文官(天官署)有粮、大户有粮、但国库和底层无粮的情形。但是明末严重亏空,山穷水尽的主要是钱,粮仓倒不至于山穷水尽(《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四》:“山海粟不缺,缺银耳。”)。至于全国粮仓大面积亏空,在中国历史上应该也不是个案,但是将这件事完全摆到台面上,并且下大力追缴的也就是雍正朝了——从该时期的一手史料中,也可窥见一二:


《林院检讨汤倓奏请严大吏勒索以绝亏空之源等五事折》:“天下亏空者极多,陕西、山西、四川累岁军兴,亏空尚属可原。以臣所闻,如直隶、山东、湖广竟少不亏空之州县……遂至荒歉备赈之粟尽归乌有。”


《贵州巡抚毛文铨奏清查仓库钱粮折》:“大约亏空银两者尚少,而亏空米谷者不乏其人。”


粮仓亏空一般比银钱亏空更加常见,而清查更加困难,决心治理要付出很大代价,难怪以剧中的情形,根本没打算走这条路线,而是一概绥靖妥协。至少白国所面临的外部形势,就不会给白国留出折腾整个官僚系统的空间。


虽然这段拍的非常赶,但台词中所涉及的一些信息点,反映出编剧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也参考了雍正钱粮亏空案的一些史料。例如白国秋天的洪水对存粮的影响,同样有史可依。可参看《户部尚书孙查齐等议将完补亏空地丁银之无为州知州李廷焕开复事题本》:“至五十七年屯米捐谷,因五十八年天雨连绵,洪水陡发,冲坏仓廒,尽行霉烂。”


粮仓亏空导致的兵粮亏空,也不鲜见。如《怡亲王允祥等为请借给杭州等府兵饷银两买米以还亏空米事题本》中所述,“雍正元年夏秋二季兵丁等项……尚该米八万五百九石七斗五升,俱需借给”,但杭嘉湖等府属由于亏空,在全部借出,“所存……无余”的情况下,仍然“实在不敷给米四万七千九百六十一石”,有约二分之一的粮饷无法解决。


至于某一年偶遭天灾人祸(甚或原因不明),粮食减产,产生流民,当年“一斛米数十万钱”“人相食”的事例,在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即便在较为稳定的大一统时期也是如此。


诸如《汉书·元帝纪(这人太倒霉辣,看汉书时对这个倒霉皇帝印象深刻)》:“九月,关东郡国十一大水,饥,或人相食。”


《汉书·元帝纪》:“六月,关东饥,齐地人相食。”等等等等,这里不再赘述。


至于出兵抢粮,倒是历史上很多军队的行动方针,尤其是起义军,本质就是因为流民要自发解决吃饭问题而团结起来,基本上是跟着粮食跑的。比如楚汉时代的一些记录,就反映了这种思路:


《项羽本纪》:“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引兵渡河因赵食。”


《高祖本纪》:“汉王军荥阳南,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史记正义》:“敖,地名,在荥阳西北,山上临河有大仓。”)”战国及秦代会将粮食集中囤积在某几座城附近,比如著名的荥阳、成皋,占据了该地,有时就决定了战争的胜败。


绿国这个设定是看剧时第一次让我觉得这个编剧有点想法的地方——君权+寒门功臣+宗室,与相权+世家的斗争,也即寒门政权与世家官僚系统的斗争,是贯穿整个三国时代的根本矛盾,寒门政权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尽管三国戏多如牛毛,却有哪个编剧从这个角度思考过问题?固然,战国时代也有所谓“世家”——“臣居山东时,闻齐之有田文,不闻其有王也;闻秦之有太后、穰侯、华阳、高陵、泾阳,不闻其有王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但和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全然不是一回事,一般都只是外戚(穰侯、或者汉代霍光),或者王族宗室(田文),要比后来的世家好对付一些。然而这个剧本里写的,则是典型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士族世家,在政治经济上均占有相当的垄断地位。按照历史,此时世家大势已成,如小葱这样并非处在军阀创业期的皇帝,绝不可能有一点点翻盘的机会,只能从头到尾被世家按在地上摩擦。比如由世家拥立的高贵乡公(《三国志·三少帝纪》:“齐王废,公卿议迎立公”),虽然“才同陈思,武类圣祖”(《魏氏春秋》),也试图拉拢过一些人,比如钟会之类的,不过都是泡影而已——《三国志·钟会传》:“景王薨于许昌……时中诏敕尚书傅嘏,以东南新定,权留卫将军屯许昌为内外之援,令嘏率诸君还。会与嘏谋,使嘏表上,辄与卫将军俱发,还到雒水南屯住。于是朝廷拜文王为大将军、辅政。”


本剧大概为了剧情的可看性,的确给绿组开了一些金手指——不过方方土也是借着国家贫弱的不利条件和混乱的外部环境才成功,相当于历史上一些寒门功臣了。还好最后恰如其分地给了小葱一个悲剧的结尾,回归了历史的正途。


另外绿国有两段戏侧面反映了干谒的历史现象,可以与编剧设计的士族世家控制朝政的设定相呼应——一个是苏师兄向方方土抛出橄榄枝,希望他去拜访苏府,实际相当于投在苏氏的门下(不知道为什么这段被删了);还有一个方方土发迹之后,借选官之由前去学宫,邀请学宫弟子登门干谒,借以延伸自己的势力(科科)。干谒,作为举荐制度条件下寒门士子求官的主要途径,诞生于汉代,兴盛于两晋,又在唐朝末年,随着社会的彻底变革,和士族世家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为了谋得一官半职,寒士们争相攀附世家,干谒蔚然成风:《广绝交论》:“鸡人始唱,鹤盖成阴,高门旦开,流水接轸,皆愿摩顶至踵,隳胆抽肠,约同要离焚妻子,誓殉荆卿湛七族。”而寒士一旦有幸干谒成功,又会裹挟在世家形成的派阀之内,加强世家的势力。


剧中绿国仲堃仪求学的“学宫”,原型应该是春秋战国时代著名的“稷下学宫”——《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集注)》:“齐有稷山,立馆其下以待游士。”《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田骈、驺奭之徒,游稷下,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仲堃仪一介游士,要求得进身之阶,先来到绿国的学宫求学,并在学宫中因辩论而发迹,被君王相中,从此平步青云。这段情节是一则典型的春秋战国的故事,方方土的出仕道路,也是当时一部分历史人物踏入政坛的方式。


紫国公孙钤的出仕道路,则是战国时期另一条典型的仕官路线——先拜在某一国达官贵人(剧中是丞相)的门下做门客,在此期间,受到官员的赏识,然后由官员举荐给王,从而获得面见诸侯王的机会,献计献策,进而加官进爵。例如李斯,就是这样起家的。《史记·李斯列传》:“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秦王)。”


至于白国小齐由侍卫拜将,弹幕里很多人都说了,感觉像刘彻卫青——小齐在拜将这一段里,确实走了卫青的路线。《汉书·卫青霍去病传》:“青时给事建章,未知名……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元光六年,拜为车骑将军。”(至于这个“建章”在武帝初年到底指什么意思,目前是一个悬案,有兴趣的可以找找相关的考据,这里不赘述了)


说几个官名方面的考据,那些耳熟能详,一看即知的就不写了。


慕容离受封的兰台令,大概是一个原创的官名,至于编剧这样写是什么用意,我就不揣摩了。当然这个官名也是有原型可依的。看相关剧情表现出的职责,比起差了一字的“兰台令史”,我觉得编剧实际上代指的是汉代的御史中丞——《汉书·百官公卿表》:“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官职的取名思路,和“尚书令”是一致的,取在某地办公之意。所以弹幕中科普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虽然兰台是国家图书馆不假),我觉得大概是不对的,编剧应该不是这个意思。(当然也保不齐兰台令真的是御史中丞的非正式称呼之一,这种非正式称呼在史书中不会记载,只能在古人写的文章中无意“撞”见,所以我也不知道怎么查证……总归编剧看的书比我多,所以暂时存疑)


白国奉常令,《汉书·百官公卿表》:“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说太常的话可能都知道了。天官署,是编剧针对白国国情原创的一个机构名,不过“天官”这个词由来已久,是一个比较古早的词,并非编剧原创。例如,每一本官修正史里都要留一章讲天文,一般标题写作“天文志”,但在《史记》中该章标题却写作“天官书”。《史记索隐》云:“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


仲堃仪一开始的官职是通事舍人。“舍人”是一个很古早的官职,《周礼·地官》:“舍人掌平宫中之政,分其财守,以法掌其出入者也。”汉代以后是一些机构的属官,例如《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子太傅、少傅,古官。属官有太子门大夫、庶子、先马、舍人。”“通事舍人”这个官职应该出现在东晋:《晋书·志第十四》:“中书舍人,案晋初初置舍人、通事各一人,江左合舍人通事谓之通事舍人,掌呈奏案章。”——“舍人”后来普遍改叫“通事舍人”。如《梁书·列传第十九》:“入为中书通事舍人。”《梁书·列传第四十四·文学》:“除仁威南康王记室,兼东宫通事舍人。”如刘勰等著名文士都做过这个官。编剧这里用的通事舍人,就剧情来看,应该就是后来的“中书通事舍人”。


另外,编剧还故意搞了一个逗你玩的搞笑梗——剧中出现过一个令满屏弹幕狂笑的龙套人名:汪冏卿。乍一看,好像这人叫“汪冏”,“卿”是紫王对这位大臣礼貌的称呼。但实际上,冏卿是太仆寺卿这个官职的非正式别称——所以这个人姓汪,冏卿是官名。当然,冏这个字用作人名,在三国两晋时代也相当常见,比如姜维的父亲,就叫姜冏。


 


然后说一些具体情节方面的典故。


第一集裘振刺杀共主的故事,完全翻版了要离刺庆忌的典故,算是本剧中抄的最教条的一段历史故事,因此一看即知。这段故事唯一的出处确实是《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


要离乃诈得罪出奔,吴王乃取其妻子,焚弃于市。


要离乃奔诸侯而行怨言,以无罪闻于天下。遂如卫,求见庆忌。见曰:“阖闾无道,王子所知。今戮吾妻子,焚之于市,无罪见诛。吴国之事,吾知其情,愿因王子之勇,阖闾可得也。何不与我东之于吴?”庆忌信其谋。


后三月,拣练士卒,遂之吴。将渡江于中流,要离力微,坐与上风,因风势以矛钩其冠,顺风而刺庆忌,庆忌顾而挥之,三捽其头于水中,乃加于膝上,“嘻嘻哉!天下之勇士也!乃敢加兵刃于我。”左右欲杀之,庆忌止之,曰:“此是天下勇士。岂可一日而杀天下勇士二人哉?”乃诫左右曰:“可令还吴,以旌其忠。”于是庆忌死。


要离渡至江陵,愍然不行(插花:所以知道为啥裘振逃跑时非得跳江了吧……估计要不是这小成本网剧拍不起水上戏,刺杀那段真得放到江上去了……)。从者曰:“君何不行?”要离曰:“杀吾妻子,以事吾君,非仁也;为新君而杀故君之子,非义也。重其死,不贵无义。今吾贪生弃行,非义也。夫人有三恶以立于世,吾何面目以视天下之士?”言讫遂投身于江,未绝,从者出之。要离曰:“吾宁能不死乎?”从者曰:“君且勿死,以俟爵禄。”要离乃自断手足,伏剑而死。


这本史料相当冷门,此前我也没读过。但这个故事却家喻户晓,主要是因为冯梦龙聚聚的小说《东周列国志》中写了这个故事的原因。


公孙出使白国,要求吴小将军陈兵边境,以威慑白国,这一段应该参考了秦赵之间的渑池之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於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所以焸栎侯这里拿的应该是赵王的剧本2333)


说到焸栎侯这个小配角,要特别扯一扯他这个拗口的封号。剧中设定,他是紫王陵光的“王兄”,是紫国宗室之一。“焸”是个古代的人名用字,意为“火光”;“栎”是神话中的一种鸟,出自《山海经·西山经》:“(天帝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名曰栎。”南方朱雀属火,陵光的这位王兄,从名字上和他弟属于同一种族——也是一只神话里的“火鸟”。(这段考据应该放到玄学篇里,然而写那篇的时候把这人给忘了……)


方方土搞掉白国六成粮食的计策,原型出自《管子·轻重篇》:“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功不成于周,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与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桓公即为百里之城,使人之楚买生鹿,楚生鹿当一而八万,管子即令桓公与民通轻重,藏谷什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田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楚之男子居外,女子居涂,隰朋教民藏粟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修谷,钱五倍,是楚强也。’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修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之南,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三年而楚服。”


翻了下书,《管子》应该就是这个典故的唯一出处。某些网络地摊读物说这段故事出自《战国策》,纯属以讹传讹。


狗国挖山填沼泽,修通中原道路那段,我感觉应该还是拿的秦的剧本:《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


【这段非考据,只是联想】小齐在文臣压力之下被免官,方方土前来挖角时,小齐回绝他的那段话,仿佛让我想起了韩信回绝蒯通那段著名的话。《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最后公孙钤策划下的四国合纵,无疑是战国时六国合纵的翻版了。《战国策·赵策二》:“故窃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六国从亲以傧秦。令天下之将相相与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刑白马以盟之,约曰:秦攻楚,齐、魏各出锐师以佐之,韩绝食道,赵涉河漳,燕守常山之北。秦攻韩、魏,则楚绝其后,齐出锐师以佐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秦攻齐,则楚绝其后,韩守成皋,魏塞午道,赵涉河、漳、博关,燕出锐师以佐之。秦攻燕,则赵守常山,楚军武关,齐涉渤海,韩、魏出锐师以佐之。秦攻赵,则韩军宜阳,楚军武关,魏军河外,齐涉(渤海),燕出锐师以佐之。诸侯有先背约者,五国共伐之。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如是则伯业成矣!”然后结局都懂的。


白国灭国前,煎饼在小齐的提议下向北迁都,暂避锋芒。明末崇祯朝也有类似的一段故事,《明季北略·崇祯十七年甲申》:“明睿请屏左右密陈,趋进御案。言臣自蒙召以来,探听贼信颇恶,今且逼近畿甸,此诚危机存亡之秋,只有南迁一策,可缓目前之急……及太原陷,明睿复疏劝,上深许之。”不过剧里这件事做成了(少数几件推行下去的事之一),历史上则直接被群臣给喷回去了。


煎饼最后退守的睢炴郡,名字里也有点讲究,大抵取的是水火相克之意。睢,古水名,即睢水,有时单用“睢”字指睢水,例如《左传·成公十五年》:“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出舍于睢上。”炴,即火光。


【这段是扯淡】紫国借用的相关典故大多与赵国相关,基本设定也有相似之处——一旦拿了赵国的剧本,那么无论家底如何,都是药丸的。如果把第一部四国合兵阶段,紫国和狗国之间的最后一场战斗看做上党长平之战(这个一看就知道了吧……太明显了……)的话,那么按顺序应该接邯郸之战了。所以如果是第一部编剧继续写第二部,还想顺着往下抄的话(我觉得抄起来很合适的),紫国在狗带之前能大翻盘一次,然后再慢慢垮掉。


有些过于冷门的史我觉得编剧真的不会看的,所以战争戏的出典暂存疑。


 


大概就这样吧,欢迎批评指正。



评论

热度(439)

  1. 共1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